四川友谊医院普外科直肠癌新辅助 放化疗后手术获显著成功

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在我国直肠癌多数是位于中下段,其位置深入狭窄的盆腔,由于解剖关系复杂,手术不易彻底切除,切除后复发率高。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,手术时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也是手术的一个难题。

目前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,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。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国情,很多患者没有定期体检等习惯,有病后也不愿及时就诊,一般首次入院诊断时病变已发展为中晚期,肿瘤侵犯范围大、位置低,很难彻底切除,术后容易复发,或者无法保留肛门,需行肠管改道,影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。

我院普外科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治疗直肠癌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今年7月,67岁的崇州市李先生,因“大便带血4+月”进入四川友谊医院普外科,李先生4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大便上少许暗红色血液,自以为“痔疮”在当地医院治疗,病情无明显好转,1月前在当地医院做肠镜发现距离肛门5cm处一突出肠腔新生物,占据肠腔3/4周,取活检示:直肠中分化管状乳头状腺癌。我院普外科主任李平教授直肠指检发现直肠后壁距肛门不足5cm处可触及菜花状新生物,安排腹部CT检查发现直肠及肛管壁明显增厚并异常强化肠壁分层显示不清,周围脂肪间隙模糊。

患者盆腔CT


结合患者病情及多方检查资料,经我科讨论认为患者直肠局部肿瘤病变偏晚期,如果直接手术,不能保证完全彻底切除,难免局部复发,并且很难保留肛门。决定先行术前放化疗后再行手术,遂立即于我院行TOMO机放疗(200cGy/次,5次/周,总计25次,并给予两个疗程卡培他滨片单药化疗增敏)。新辅助放化疗后修养2月,再复查腹部CT直肠癌病变较放疗前明显缩小好转,指检发现肿瘤部位距肛门约6cm,大小已缩小,几乎不能扪及明显的包块,于今年11月再次入我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,术中切除标本如图:

放化疗前肠镜显示肿瘤病变大小直径约4公分左右




肉眼所见肿瘤大小已缩小至豌豆粒大小,肿瘤病变被完全切除且完好保留了肛门,其术后生活与正常人无异,术后病检未发现癌细胞残留(YPT0N0M0)。本例患者成功处在于,其行TOMO放化疗后再行手术,不仅保留了肛门,而且肿瘤细胞几乎被完全杀灭,实属较为少见。

对于局部进展期[T3~T4和(或)N1~N2]直肠癌,目前NCCN指南及中国指南均推荐,对距肛缘12 cm以下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。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已成为了标准治疗模式。该模式较术后放化疗能有效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,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并增加保留肛门的机会。

四川友谊医院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第五代TOMO肿瘤治疗系统,普外科自开院以来,已接收多例在外院辗转无法R0切除(肿瘤完全切除)及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患者,在我院李平主任的个体化诊疗后,均得到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肛门,提高生活质量。经新辅助放化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,术后绝大多数都不用继续行放化疗,有效避免过度治疗,减少患者治疗周期及住院治疗费用。